本页是<厦门演武小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厦门演武小学

阅读:148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3 07:52
单位介绍

演武小学  演武小学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它依山傍海,与闽南名刹南普陀,厦门大学等学府毗邻。该校创办于1929年,原名养正义务小学,文革中又名为七.二七小学,后改为东沃小学。1985年迁址于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演武池畔,为纪念郑成功的业绩,市政府将它改名为演武小学。中国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曾就读于该校。1995年8月,杨振宁博士回国参加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国际化学会议时会见了母校的师生代表,他为学校题词,勉励在校学生要“好好读书,创造美丽的未来。”

演武小学校园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全校30个教学班,教师83名,学生校徽1500多名。演武小学现代化教学设备完善,具备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远程网络系统、演播室、多媒体电教室、网络电脑室、自然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

学校成为厦门市首批省级文明学校之一,并从1991年始连续创建三轮省级“文明学校”。该校曾获得多项荣誉,如“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全国学科‘四结合’实验学校”、“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学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厦门试验区体育学科试验基地学校”、“中小学英语动态真实原则推广性实验学校”、“‘问题解决’实验研究基地学校”、“省级示范学校”、“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红旗大队。

1929年12月养正义务小校园活动学(即今演武小学前身)于南普陀寺原佛教养正院院址成立,首任校长郑普雪。开办之初,有六个班,学生180名,教员8人。

1950年学校改由寺院、社会捐助和厦门大学等方面联合办学,成立校董会,由林金沙和南普陀住持释广心、释本宗等任校董,林金沙任校长,教员多数由厦门大学学生兼任。

1952年6月,学校改公办,原厦门大学附属小学因院系调整而撤消,该校并入。同时,学校更名为东澳小学,招收厦门大学教职工子女和附近的城市居民子女入学。原校董会撤消,由人民政府指派林友梅为首任校长,学校教员8人,职工1人,学生约200人,校址仍设在南普陀寺养正院旧址。

1965年林友梅校长退休,由周惠珍接任。

1966年6月-------1968年8月学校因十年浩劫,教学秩序受到破坏,但仍坚持上课。

1969年8月学校改名为七.二七小学,原有教学管理体制被废止,由工宣队进驻学校,成立学校教育革命领导小组,黄智城任组长,校址仍设在南普陀,办学规模与“文革”前相近。

1973年郑仕仁接任学校领导小组组长,当时学校虽处在动乱年代,但是全校教师排除干扰,仍坚守岗位,坚持教学。

1977年底,粉碎“四人帮”后,通过批判教育战线“左”的路线,学校恢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陈胞与改任学校副校长。

1978年------1979年先由陈慰锭任副校长,1979年底,思明区人民政府任命蔡琼珍为副校长,后升任校长。

1980年七.二七小学恢复东澳小学原校名。

1983年,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倍增,原在南普陀的校舍已不敷使用,为此,在厦门市教育委员会、思明区人民政府、厦门大学和国家海洋第三研究所的支持下,学校开始重建校舍,筹备迁出。

1985年底,东澳小学迁入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原演武池旧址,新建校舍,并改名为演武小学,学校规模扩大到20个班,学生1000多名,教职工40多名。

1990年12月,蔡琼珍校长离职休养,思明区人民政府任命蔡家珩为校长。

1992年任命甘秀琴为党支部书记。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开始了新的征程,树立新的里程碑。

现校长为蔡红敏,副校长为蔡红红。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